Sleep, Dearie…英國女王國葬,最後送別的風笛手

轉角24小時September 19, 20226min
<p></p><figure><img src="https://pgw.udn.com.tw/gw/photo.php?u=https://uc.udn.com.tw/photo/2022/09/20/0/18724538.jpg&x=0&y=0&sw=0&sh=0&sl=W&fw=1050" title="英國女王御用風笛手保羅.伯恩斯(Pipe Major Paul Burns)於女..." alt="英國女王御用風笛手保羅.伯恩斯(Pipe Major Paul Burns)於女..."><figcaption>英國女王御用風笛手保羅.伯恩斯(Pipe Major Paul Burns)於女王葬禮儀式上吹奏輓歌〈Sleep, dearie, sleep〉,作為最後的送別。 圖/美聯社   </figcaption></figure><p></p><p> </p><p> <b>文/李牧宜</b></p><p> </p><p> 「睡吧,親愛的,睡吧...」在輓歌笛聲下,<a href="https://global.udn.com/search/tagging/1020/%E8%8B%B1%E5%9C%8B" rel="88054"><strong>英國</strong></a>女王伊莉莎白二世(Queen Elizabeth II)國葬於9月19日正式畫下句點。國葬於19日當地時間上午11點(台灣時間下午6時)於倫敦西敏寺(Westminster Abbey)舉行,除了英國王室成員到齊,各國政治領袖也齊聚倫敦,悼念女王。1947年在西敏寺與菲利普親王成婚,1953年也在同一地點舉行加冕儀式,如今也在此舉行女王國葬,西敏寺可說是見證了女王一生的關鍵時刻,也象徵著一個時代的落幕。</p><!--1--><p> </p><p> 除了俄羅斯、白俄羅斯、緬甸、阿富汗等國家因烏克蘭戰爭及人權問題沒有被邀請外,其他與英國有外交關係的國家及地區都有受邀出席,伊朗、北韓、尼加拉瓜等則是由大使參加。雖然俄羅斯並未受邀,總統普丁仍透過駐英的俄羅斯大使館表答他的哀悼。</p><div> <div> <div> </div> <div></div> <!-- innity_underlay直售 --> <span></span> <!-- innity_underlay聯播 --> <span></span> <!--<span id="innity-in-post"></span>--> </div> </div><!--2--><p> </p><p> 烏俄戰爭還在持續當中,總統澤倫斯基必須留守烏克蘭,因此烏克蘭方面是由第一夫人葉蓮娜(Olena Zelenska)代表出席,她也在結束弔唁後跟凱特王妃會面。在公佈的照片中,凱特王妃與葉蓮娜身穿黑色的長裙,在壁爐前面對面進行深度交談。</p><!--3--><p> </p><p> </p><figure><img src="https://pgw.udn.com.tw/gw/photo.php?u=https://uc.udn.com.tw/photo/2022/09/20/0/18724499.jpg&x=0&y=0&sw=0&sh=0&sl=W&fw=1050" title="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靈柩在皇家衛隊移往溫莎城堡。 圖/美聯社  " alt="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靈柩在皇家衛隊移往溫莎城堡。 圖/美聯社  "><figcaption>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靈柩在皇家衛隊移往溫莎城堡。 圖/美聯社  </figcaption></figure><p></p><p> </p><figure><img src="https://pgw.udn.com.tw/gw/photo.php?u=https://uc.udn.com.tw/photo/2022/09/20/0/18724502.jpg&x=0&y=0&sw=0&sh=0&sl=W&fw=1050" title="烏克蘭第一夫人葉蓮娜(Olena Zelenska)在結束弔唁後跟凱特王妃會面。..." alt="烏克蘭第一夫人葉蓮娜(Olena Zelenska)在結束弔唁後跟凱特王妃會面。..."><figcaption>烏克蘭第一夫人葉蓮娜(Olena Zelenska)在結束弔唁後跟凱特王妃會面。 圖/美聯社  </figcaption></figure><p></p><p> </p><figure><img src="https://pgw.udn.com.tw/gw/photo.php?u=https://uc.udn.com.tw/photo/2022/09/20/0/18724504.jpg&x=0&y=0&sw=0&sh=0&sl=W&fw=1050" title="國葬儀式中,坎特伯雷大主教韋爾比(Justin Welby)進行講道。 圖/美聯..." alt="國葬儀式中,坎特伯雷大主教韋爾比(Justin Welby)進行講道。 圖/美聯..."><figcaption>國葬儀式中,坎特伯雷大主教韋爾比(Justin Welby)進行講道。 圖/美聯社 </figcaption></figure><p></p><p> </p><p> 女王靈柩於當地時間上午10:44自西敏廳移送西敏寺,並於上午11時正式舉行國葬,由主任牧師大衛.霍伊爾(David Hoyle)主持儀式。葬禮儀式中,英國首相特拉斯(Liz Truss)及大英國協秘書長史考蘭德(Patricia Scotland)帶領讀經,並由坎特伯雷大主教韋爾比(Justin Welby)講道。大主教韋爾比表示,</p><!--4--><p> </p><p> </p><div>「女王觸動了非常多人的生命,她在21歲時就誓言會將一生奉獻給國家,並很不容易地信守承諾,為國服務至最後一刻。」</div><p></p><!--5--><p> </p><p> 韋爾比說,像女王這般以愛心服事的領導者,將會被永遠記住及愛戴。韋爾比以女王在疫情期間於電視演說中引用的維拉.林恩 (Vera Lynn)歌曲歌名作為結尾──「我們會再相見」(We will meet again)。在葬禮儀式最後,當地上午11時55分,「王室禁衛騎兵團」(Household Cavalry)奏起奏起輓歌《最後崗位》(The Last Post),英國全國於默哀兩分鐘。隨後全場演唱英國國歌,女王御用吹笛手吹奏輓歌〈Sleep, dearie, sleep〉,女王的葬禮儀式正式結束。</p><!--6--><p> </p><p> 靈柩被抬出,途經海德公園威靈頓拱門時,由擲彈兵衛隊女王連(The Queen's Company, First Battalion Grenadier Guards)將靈柩放上靈車,移往生前鍾愛的溫莎城堡(Windsor Castle)。</p><!--7--><p> </p><p> 每一個早晨,女王都是被風笛聲喚醒。無論當天夜宿何處——溫莎城堡、白金漢宮或是巴爾莫勒爾城堡——女王御用風笛手保羅.伯恩斯(Pipe Major Paul Burns)都會跟隨她,並固定於每天早晨演奏 15 分鐘,作為喚醒女王的「早晨鬧鐘」。</p><!--8--><p> </p><p> 如果有一種聲音可以代表蘇格蘭,那一定是蘇格蘭風笛悠揚的樂音。風笛的起源地目前仍不可考,一些<a href="https://global.udn.com/search/tagging/1020/%E6%AD%B7%E5%8F%B2" rel="87923"><strong>歷史</strong></a>學家認為風笛起源於古埃及,並在羅馬軍團入侵後被帶往蘇格蘭等地。根據英國古典音樂廣播電台《Classic FM》的<a href="https://www.classicfm.com/discover-music/bagpipes-origins-scotland-who-invented/" target="_blank" rel="noopener noreferrer">資料</a>,「蘇格蘭風笛」最早是用於軍事用途,而從詹姆斯二世開始,風笛被視作聯繫感情、團結各部族力量的精神象徵。直至現代,風笛手成為英國王室編制中的一個職位,負責為君主及王室活動吹奏風笛。</p><!--9--><p> </p><p> 御用風笛手必須牢記超過700首<a href="https://edition.cnn.com/2022/09/19/uk/queen-piper-funeral-westminster-gbr-intl-scli/index.html" target="_blank" rel="noopener noreferrer">歌曲</a>,以讓女王每天在不同曲調中醒來。這個傳統其實不是專為伊莉莎白二世設計,最早是在1843年,維多利亞女王與夫婿訪問蘇格蘭高地時,因為愛上了蘇格蘭風笛的聲音,才開始設立這個職位。</p><!--10--><p> </p><p> 伯恩斯是179年以來第17位御用風笛手。《蘇格蘭日報》<a href="https://www.scottishdailyexpress.co.uk/news/uk-news/elizabeth-queen-scots-what-significance-28029785" target="_blank" rel="noopener noreferrer">報導</a>,他從2021年開始服務女王,每天以風笛聲伴女王起床。女王生前曾囑咐,希望自己的葬禮上能安排一位蘇格蘭風笛手演奏。過去每天喚醒女王的伯恩斯,在教堂及院長修道院中間的長廊演奏,並緩緩轉身、在風笛聲中沿著長廊離開。伯恩斯以〈Sleep, Dearie, Sleep〉作為哀樂,送別女王以及他的「最後一次崗位」(The Last Post)。</p><!--11--><p> </p><p> 從2015年至2019年為女王服務的另一位風笛手史考特.麥瑟文(Scott Methven)在接受《BBC》訪問時,也回憶起為女王工作的時光。他表示,有一年他在8個月內失去了雙親及妻子。女王得知後非常掛念,也親自對他說,若因心情低落無法堅守崗位,隨時都可以回家休息,</p><!--12--><p> </p><p> </p><div><p align="center"> 「如果我早上沒有聽到風笛聲,就知道你回家照顧家人了,這沒有什麼大不了的!」 </p></div><p></p><!--13--><p> </p><p> 麥瑟文也說,原本女王在他心中是個至高無上的存在,但為女王服務後,他才知道女王是一位如此溫暖的君主,而這一生終能為女王服務,是他畢生的榮幸。</p><!--14--><p> </p><p> 下午3時,女王的靈車在皇家衛隊保護下,緩緩駛向溫莎城堡門口,群眾夾道送別女王,場面十分壯觀。靈車駛入城堡後,兩旁草皮鋪滿了悼念的花束,女王疼愛24年的小型馬Carltonlima Emma就站立在側,和馬伕靜靜送別女王。艾瑪與伊莉莎白二世擁有許多珍貴的回憶,即使年事已高無法騎馬,女王仍喜歡帶著牠散步。在送行陣容中,也有女王生前飼養的柯基犬穆克(Muick)、珊迪(Sandy),牠們被牽到溫莎城堡方形庭院的人行道上,迎接女王靈柩。</p><!--15--><p> </p><p> 《衛報》<a href="https://www.theguardian.com/uk-news/2022/sep/19/four-legged-farewells-queens-corgis-and-pony-attend-funeral-procession?utm_term=Autofeed&CMP=twt_gu&utm_medium&utm_source=Twitter" target="_blank" rel="noopener noreferrer">報導</a>,1910年愛德華七世國葬安排各國元首走在他生前的愛犬凱薩身後,而伊莉莎白二世的葬禮,則是讓這些寵物靜靜於場外「送主人最後一程」。晚間7時30分,女王正式埋葬於英國喬治六世紀念教堂,長眠於夫婿菲利普親王(Prince Philip)身旁。</p><!--16--><p> </p><p> 而女王下葬儀式結束前的最後一幕,是由宮務大臣(Lord Chamberlain)帕克勳爵(Andrew David Parker)親手折斷一根白色的手杖,這根也會隨著靈柩一起放入皇家墓穴中。宮務大臣是王室內廷裡面的最高等級官員,負責王室中各種典禮及活動,也需負責維繫女王與上議院之間的溝通。「斷杖儀式」上次進行時是70年前喬治六世的國葬中,由克拉倫登伯爵(Earl of Clarendon)來進行斷杖程序。隨著「斷杖儀式」(the breaking of the stick)完成,代表宮務大臣帕克勳爵為君主的服務已正式結束,也象徵著伊莉莎白二世身為女王統治英國的時代,已正式畫下句點。</p><!--17--><p> </p><p> </p><figure><img src="https://pgw.udn.com.tw/gw/photo.php?u=https://uc.udn.com.tw/photo/2022/09/20/0/18724507.jpg&x=0&y=0&sw=0&sh=0&sl=W&fw=1050" title="過去每天早晨喚醒女王的御用風笛手保羅.伯恩斯以〈Sleep, Dearie, S..." alt="過去每天早晨喚醒女王的御用風笛手保羅.伯恩斯以〈Sleep, Dearie, S..."><figcaption>過去每天早晨喚醒女王的御用風笛手保羅.伯恩斯以〈Sleep, Dearie, Sleep〉作為哀樂,送別女王。 圖/美聯社</figcaption></figure><p></p><p> </p><figure><img src="https://pgw.udn.com.tw/gw/photo.php?u=https://uc.udn.com.tw/photo/2022/09/20/0/18724518.jpg&x=0&y=0&sw=0&sh=0&sl=W&fw=1050" title="女王生前飼養的柯基犬穆克(Muick)、珊迪(Sandy)被牽到溫莎城堡方形庭院..." alt="女王生前飼養的柯基犬穆克(Muick)、珊迪(Sandy)被牽到溫莎城堡方形庭院..."><figcaption>女王生前飼養的柯基犬穆克(Muick)、珊迪(Sandy)被牽到溫莎城堡方形庭院的人行道上,迎接女王靈柩。 圖/美聯社</figcaption></figure><p></p><p> </p><figure><img src="https://pgw.udn.com.tw/gw/photo.php?u=https://uc.udn.com.tw/photo/2022/09/20/0/18724523.jpg&x=0&y=0&sw=0&sh=0&sl=W&fw=1050" title="女王疼愛多年的小型馬艾瑪(Carltonlima Emma)與馬伕站立在城堡草皮..." alt="女王疼愛多年的小型馬艾瑪(Carltonlima Emma)與馬伕站立在城堡草皮..."><figcaption>女王疼愛多年的小型馬艾瑪(Carltonlima Emma)與馬伕站立在城堡草皮送別女王。 圖/美聯社</figcaption></figure><p></p><p> </p><!--99--> <!-- #Location: /inc/content/story/ab_text_all --><!-- #Location: /inc/content/story/article_bottom -->

英國女王御用風笛手保羅.伯恩斯(Pipe Major Paul Burns)於女...
英國女王御用風笛手保羅.伯恩斯(Pipe Major Paul Burns)於女王葬禮儀式上吹奏輓歌〈Sleep, dearie, sleep〉,作為最後的送別。 圖/美聯社   

文/李牧宜

「睡吧,親愛的,睡吧…」在輓歌笛聲下,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(Queen Elizabeth II)國葬於9月19日正式畫下句點。國葬於19日當地時間上午11點(台灣時間下午6時)於倫敦西敏寺(Westminster Abbey)舉行,除了英國王室成員到齊,各國政治領袖也齊聚倫敦,悼念女王。1947年在西敏寺與菲利普親王成婚,1953年也在同一地點舉行加冕儀式,如今也在此舉行女王國葬,西敏寺可說是見證了女王一生的關鍵時刻,也象徵著一個時代的落幕。

除了俄羅斯、白俄羅斯、緬甸、阿富汗等國家因烏克蘭戰爭及人權問題沒有被邀請外,其他與英國有外交關係的國家及地區都有受邀出席,伊朗、北韓、尼加拉瓜等則是由大使參加。雖然俄羅斯並未受邀,總統普丁仍透過駐英的俄羅斯大使館表答他的哀悼。





烏俄戰爭還在持續當中,總統澤倫斯基必須留守烏克蘭,因此烏克蘭方面是由第一夫人葉蓮娜(Olena Zelenska)代表出席,她也在結束弔唁後跟凱特王妃會面。在公佈的照片中,凱特王妃與葉蓮娜身穿黑色的長裙,在壁爐前面對面進行深度交談。

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靈柩在皇家衛隊移往溫莎城堡。 圖/美聯社  
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靈柩在皇家衛隊移往溫莎城堡。 圖/美聯社  

烏克蘭第一夫人葉蓮娜(Olena Zelenska)在結束弔唁後跟凱特王妃會面。...
烏克蘭第一夫人葉蓮娜(Olena Zelenska)在結束弔唁後跟凱特王妃會面。 圖/美聯社  

國葬儀式中,坎特伯雷大主教韋爾比(Justin Welby)進行講道。 圖/美聯...
國葬儀式中,坎特伯雷大主教韋爾比(Justin Welby)進行講道。 圖/美聯社 

女王靈柩於當地時間上午10:44自西敏廳移送西敏寺,並於上午11時正式舉行國葬,由主任牧師大衛.霍伊爾(David Hoyle)主持儀式。葬禮儀式中,英國首相特拉斯(Liz Truss)及大英國協秘書長史考蘭德(Patricia Scotland)帶領讀經,並由坎特伯雷大主教韋爾比(Justin Welby)講道。大主教韋爾比表示,

「女王觸動了非常多人的生命,她在21歲時就誓言會將一生奉獻給國家,並很不容易地信守承諾,為國服務至最後一刻。」

韋爾比說,像女王這般以愛心服事的領導者,將會被永遠記住及愛戴。韋爾比以女王在疫情期間於電視演說中引用的維拉.林恩 (Vera Lynn)歌曲歌名作為結尾──「我們會再相見」(We will meet again)。在葬禮儀式最後,當地上午11時55分,「王室禁衛騎兵團」(Household Cavalry)奏起奏起輓歌《最後崗位》(The Last Post),英國全國於默哀兩分鐘。隨後全場演唱英國國歌,女王御用吹笛手吹奏輓歌〈Sleep, dearie, sleep〉,女王的葬禮儀式正式結束。

靈柩被抬出,途經海德公園威靈頓拱門時,由擲彈兵衛隊女王連(The Queen’s Company, First Battalion Grenadier Guards)將靈柩放上靈車,移往生前鍾愛的溫莎城堡(Windsor Castle)。

每一個早晨,女王都是被風笛聲喚醒。無論當天夜宿何處——溫莎城堡、白金漢宮或是巴爾莫勒爾城堡——女王御用風笛手保羅.伯恩斯(Pipe Major Paul Burns)都會跟隨她,並固定於每天早晨演奏 15 分鐘,作為喚醒女王的「早晨鬧鐘」。

如果有一種聲音可以代表蘇格蘭,那一定是蘇格蘭風笛悠揚的樂音。風笛的起源地目前仍不可考,一些歷史學家認為風笛起源於古埃及,並在羅馬軍團入侵後被帶往蘇格蘭等地。根據英國古典音樂廣播電台《Classic FM》的資料,「蘇格蘭風笛」最早是用於軍事用途,而從詹姆斯二世開始,風笛被視作聯繫感情、團結各部族力量的精神象徵。直至現代,風笛手成為英國王室編制中的一個職位,負責為君主及王室活動吹奏風笛。

御用風笛手必須牢記超過700首歌曲,以讓女王每天在不同曲調中醒來。這個傳統其實不是專為伊莉莎白二世設計,最早是在1843年,維多利亞女王與夫婿訪問蘇格蘭高地時,因為愛上了蘇格蘭風笛的聲音,才開始設立這個職位。

伯恩斯是179年以來第17位御用風笛手。《蘇格蘭日報》報導,他從2021年開始服務女王,每天以風笛聲伴女王起床。女王生前曾囑咐,希望自己的葬禮上能安排一位蘇格蘭風笛手演奏。過去每天喚醒女王的伯恩斯,在教堂及院長修道院中間的長廊演奏,並緩緩轉身、在風笛聲中沿著長廊離開。伯恩斯以〈Sleep, Dearie, Sleep〉作為哀樂,送別女王以及他的「最後一次崗位」(The Last Post)。

從2015年至2019年為女王服務的另一位風笛手史考特.麥瑟文(Scott Methven)在接受《BBC》訪問時,也回憶起為女王工作的時光。他表示,有一年他在8個月內失去了雙親及妻子。女王得知後非常掛念,也親自對他說,若因心情低落無法堅守崗位,隨時都可以回家休息,

「如果我早上沒有聽到風笛聲,就知道你回家照顧家人了,這沒有什麼大不了的!」

麥瑟文也說,原本女王在他心中是個至高無上的存在,但為女王服務後,他才知道女王是一位如此溫暖的君主,而這一生終能為女王服務,是他畢生的榮幸。

下午3時,女王的靈車在皇家衛隊保護下,緩緩駛向溫莎城堡門口,群眾夾道送別女王,場面十分壯觀。靈車駛入城堡後,兩旁草皮鋪滿了悼念的花束,女王疼愛24年的小型馬Carltonlima Emma就站立在側,和馬伕靜靜送別女王。艾瑪與伊莉莎白二世擁有許多珍貴的回憶,即使年事已高無法騎馬,女王仍喜歡帶著牠散步。在送行陣容中,也有女王生前飼養的柯基犬穆克(Muick)、珊迪(Sandy),牠們被牽到溫莎城堡方形庭院的人行道上,迎接女王靈柩。

《衛報》報導,1910年愛德華七世國葬安排各國元首走在他生前的愛犬凱薩身後,而伊莉莎白二世的葬禮,則是讓這些寵物靜靜於場外「送主人最後一程」。晚間7時30分,女王正式埋葬於英國喬治六世紀念教堂,長眠於夫婿菲利普親王(Prince Philip)身旁。

而女王下葬儀式結束前的最後一幕,是由宮務大臣(Lord Chamberlain)帕克勳爵(Andrew David Parker)親手折斷一根白色的手杖,這根也會隨著靈柩一起放入皇家墓穴中。宮務大臣是王室內廷裡面的最高等級官員,負責王室中各種典禮及活動,也需負責維繫女王與上議院之間的溝通。「斷杖儀式」上次進行時是70年前喬治六世的國葬中,由克拉倫登伯爵(Earl of Clarendon)來進行斷杖程序。隨著「斷杖儀式」(the breaking of the stick)完成,代表宮務大臣帕克勳爵為君主的服務已正式結束,也象徵著伊莉莎白二世身為女王統治英國的時代,已正式畫下句點。

過去每天早晨喚醒女王的御用風笛手保羅.伯恩斯以〈Sleep, Dearie, S...
過去每天早晨喚醒女王的御用風笛手保羅.伯恩斯以〈Sleep, Dearie, Sleep〉作為哀樂,送別女王。 圖/美聯社

女王生前飼養的柯基犬穆克(Muick)、珊迪(Sandy)被牽到溫莎城堡方形庭院...
女王生前飼養的柯基犬穆克(Muick)、珊迪(Sandy)被牽到溫莎城堡方形庭院的人行道上,迎接女王靈柩。 圖/美聯社

女王疼愛多年的小型馬艾瑪(Carltonlima Emma)與馬伕站立在城堡草皮...
女王疼愛多年的小型馬艾瑪(Carltonlima Emma)與馬伕站立在城堡草皮送別女王。 圖/美聯社
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