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PO獲利家數 近20年新低

世界新聞網September 18, 20191min
今年的IPO表現與1999年相同:不是很好。根據高盛的分析,今年上市掛牌的企業預計將產生自網路泡沫以來最低的獲 […]

今年的IPO表現與1999年相同:不是很好。根據高盛的分析,今年上市掛牌的企業預計將產生自網路泡沫以來最低的獲利水準。

高盛美國首席股權策略師柯斯汀(David Kostin)在報告中告訴客戶,在2019年上市的公司中,只有24%今年實現獲利盈餘,這是20年前科技泡沫以來的最低水平。1999年,也就是網路泡沫破裂的前一年,28%的IPO公司在上市第一年實現獲利。2000年這個數字下降到21%。

由於一群備受矚目但虧損的私營公司進入公開市場,獲利能力一直是今年的關鍵話題。投資人越來越不顧一切地質疑獲利成長的商業模式,特別是針對WeWork,需求越來越疲軟,讓人擔心。

Uber於5月上市,並在IPO前公布了18億元的虧損,第二季更虧損了52億元。Uber的競爭對手Lyft在3月IPO之前公布了2018年虧損9億元。自IPO至今,這兩支股票均下跌超過25%。如果上市,WeWork將成為史上第二大虧損企業。

柯斯汀說,「就獲利方式而言,自2010年以來的IPO看來更像是科技熱潮的IPO,而不是2001-2009年間的IPO。」

低於平均水平的獲利趨勢不盡然是Ubers和Lyfts的錯。柯斯汀表示,占今年IPO 28%的生物科技是拖累平均水平的元凶。他說,這些生物科技個股預計未來三年內都不會獲利。

IPO總數也達到數十年來的最高點。今年有超過75家企業在美國上市,募集資金達310億元。根據高盛的數據,IPO收益已經達到至少1995年以來的第二高水平,僅落後於最初科技熱潮的1999年峰值,當時的收益達580億元。

可以肯定的是,美股交易價格比20年前的水平高出120%以上,這意味著過去一年IPO募集的股票相對較少。柯斯汀表示,它占史指的市值僅0.1%,而在科技泡沫期間則為0.6%。

他指出了當前IPO與網路泡沫高峰期間的一些差異。與1990年代末的峰值相比,今年的個股估值較低。儘管如此,與平均年份相比,投資人正給IPO比平常更高的估值溢價。

平均而言,過去四分之一世紀上市公司的平均歷史維持在8年不變,除了科技公司以外。IPO的科技公司平均成立時間從2001年的3年增加到2018年的13年。

高盛表示,對於年輕的公司來說,銷售成長往往更為強勁。成立5年之內的企業在IPO後五季的銷售成長率接近50%。成立超過15年的公司,銷售額平均成長率為19%。

他說,「年輕企業的銷售成長速度快於經驗豐富的同行,」「與科技泡沫相比,這股趨勢促使近期IPO的預期銷售成長率下降。」

儘管如此,柯斯汀表示公司在IPO時的成立年限並不是未來三年相對業績的「重要指標」。

雖然這些公司可能不會立即獲利,但柯斯汀表示上市首年並不是最重要的指標。他的分析顯示,第一年的獲利能力對未來兩年表現不佳的可能性沒有「明顯的影響」,真正的重點在第三年。自2010年以來,在第三年實現淨利的IPO,往往有正值超額收益和「最可能表現優異」。

柯斯汀表示,「在三年內實現獲利能力至關重要。」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