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歲存骨本 降低骨鬆風險

世界新聞網May 14, 20201min
●你知道骨質疏鬆沒症狀嗎?發現許多人是骨折後才知有骨鬆。醫師說,人的骨質巔峰為35歲,之後逐年流失,停經女性因 […]

●你知道骨質疏鬆沒症狀嗎?發現許多人是骨折後才知有骨鬆。醫師說,人的骨質巔峰為35歲,之後逐年流失,停經女性因缺荷爾蒙保護,更是雪崩式下滑。想減緩骨質流失,應多吃蛋白質、多運動、適度曬太陽,讓30歲就存滿骨本,才有機會降低骨鬆骨折風險。

一位65歲母親2018年搭上發生出軌事故的普悠瑪列車,造成8根肋骨粉碎性骨折,後來才知傷勢嚴重的因素,除了外力撞擊,骨鬆也是幫凶。雖然復健一年有餘,也多補充鈣質,即便可正常走路,卻無法再「立正站好」。

有照顧者則是為病榻中母親拍打四肢,意外造成母親手腕骨折;還有一位老母從摩托車摔下,導致脊椎壓迫性骨折,案例都是送醫就診才知是骨鬆惹禍。

台北慈濟醫院骨科主治醫師李宜軒說,骨鬆骨折並非都因外力所致,最為常見胸腰椎壓迫性骨折、髖部骨折及手腕橈骨骨折三類。其中,台灣髖部骨折個案年約2萬例,發生率高居亞洲第一、全球第七,且5年死亡率高達50%。

李宜軒指出,髖部骨折患者即便接受治療,五人就至少有一人因此失能,就算康復也難恢復原有水準,再也無法正常行走。然而,骨鬆早期沒症狀,晚期才會使人感到腰痠、關節痛或駝背等,病人經常是跌倒後骨折就醫,才被發現有嚴重骨鬆。

若不幸發生骨折,再次骨折的機會即增五成。為預防二次骨折,李宜軒說,治療上會先評估骨密度T值,低於-2.5就是骨質疏鬆,應該盡速就醫,由醫師評估是否持續接受骨鬆藥物治療。

「骨鬆猶如健康隱形殺手,容易被輕忽。」李宜軒指出,骨鬆是老化疾病,想預防就應趁年輕多存骨本,例如多攝取蛋白質、鈣質及維他命D3,也要多做負重運動、適度日曬、維持均衡身材等。然而,多數人飲食西化、不運動、怕日曬,骨本根本沒存夠。李宜軒呼籲,包括停經後女性、老人家、有骨鬆骨折家族史的人,應即早接受骨鬆檢查和治療。

年長骨鬆患者除了接受治療,預防二次骨折,更應去除容易跌倒骨折的機會,以免影響生活品質,例如避免多重鎮靜安眠用藥、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,同時增加防滑與扶手等。如果骨頭癒合了,在經醫師評估後,可緩慢增加運動量與強度,也有助提升病後功能。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