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過後 經濟衰退…「想不開」比率恐增加

世界新聞網May 15, 20201min
台灣新冠肺炎疫情趨緩,疫情對全民心理健康造成衝擊,新冠肺炎自去年12月31日爆發,據自殺防治中心統計,4000 […]

台灣新冠肺炎疫情趨緩,疫情對全民心理健康造成衝擊,新冠肺炎自去年12月31日爆發,據自殺防治中心統計,4000多名民眾在「心理溫度計」自評中,今年1月至4月有「自殺想法」者比率較去年12月多5%,專家警告,疫情後隨即而來的經濟不景氣對自殺率影響會更恐怖。

台灣自殺防治中心公布,透過「心情溫度計」APP隨機抽樣4672人自評結果,發現新冠肺炎爆發流行前後三個月趨勢變化有顯著性,「睡眠困難、緊張不安、易怒、憂鬱及自覺比不上他人」總比例攀升5%,有「自殺想法」比例者也增加5%。

自殺防治中心理事、台大醫學院護理學系所副教授吳佳儀說,雖有「自殺想法」者增加,但今年1月至4月自殺率無升高,從日本疫情間自殺率創20年新低可看出端倪,疫情間學生、上班族無法出門上學、工作,增加親人相處時間、減少職場或學校霸凌壓力,可能使自殺率降低。

但吳佳儀提醒,「絕望可能比病毒更致命」首波疫情剛過,現在已入「心理重建」階段 ;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社區精神科主任、陽明大學教授陳映燁回憶,當年SASR疫情間自殺率也沒有明顯變化,但後續經濟衰退造成次發性自殺潮,強調台5月後不景氣為心理威脅更不容小覷。

吳佳儀表示,自殺非單一原因或偶然造成,「是多重因子加上沒有好的保護作用」新冠肺炎疫情只是一個原因,籲政府應自5月之後應著手開始進行全民心理重建,也建議民眾可善用「心理溫度計」APP,隨時掌握心裡狀控,保持充分睡眠、均衡營養、安排休閒活動放鬆身心。

自殺防治中心理事長李明濱表說,從過去九二一大地震、SASR到八仙塵爆等經驗分析,心理壓力多是因資源不足導致,所以重整、提供資源是關鍵,「在災難下資源正確、透明很重要」疫情期間雖全民情緒溫度沒有發燒,心理檢查陰性,但後疫情時代諸多壓力才是挑戰的開始。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