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調公司eMarketer指出,在2011年,Google和臉書的線上廣告營收在全美占45%,此比率在去年已增至63%,該公司也預估,到了2019年,兩大科技公司的線上廣告營收在全美占比會再增為67%。儘管如此,仍有廣告業者開始尋找這兩大科技業者的替代選項,而推特(Twitter)和Snap便成為他們的新選擇。
成立12年的推特在2017年第4季開始獲利,Snapchat的母公司Snap同季營收漲幅也優於華爾街預期。
媒體採購集團傳立媒體(Mindshare)創新主管克里德霖說:「許多客戶表示,認為自己或許太過依賴少數幾家數位公司了…他們正積極為媒體投資尋找更高的多元性。」
網路時代的數位廣告市場十分碎片化,而臉書和Google憑著提供客戶簡易的解決方案來建立他們的主導地位。這兩家公司都擁有好幾個能觸及逾10億位用戶的網路平台,強大的目標指定功能也讓行銷人員能精準觸及所針對的觀眾群。
Pivotal研究公司的分析師魏斯勒指出,對廣告業者來說,只在臉書和Google下廣告是行不通的,每個廣告業者都想要有一個替代選項,因為這能讓大公司繼續誠實行事。
eMarketer的分析師威廉森說:「臉書和Google一定能提供較大的用戶群,但有時廣告業者考慮的卻是其他因素……這時候推特和Snapchat這類較小的公司就有機會了。」
在2018年初,臉書和Google均被一連串醜聞纏身,包含將廣告放在假新聞和極端主義內容等令人反感的貼文旁,或他國勢力透過這些社群平台操縱選舉等。
推特也正面臨出現假追蹤者等類似的「資訊品質問題」,而Snapchat的Discover平台上由專業出版商張貼的內容則都是由真人編輯細心策畫,因此能提供廣告業者一個更安全的環境。
推特和Snap分別採取不同方式吸引廣告業者。推特大量投資直播影片,並積極招攬廣告業者;Snap則擁有一票其他平台較難觸及的年輕客群,該平台的「擴增實境」功能也成為廣告業者揮灑創意的舞台。
Snap和推特還有一個更實際的優勢:價格便宜。推特在2月初表示,該平台的每次獲取接觸成本已較去年同期下滑逾40%,Snap也指出,旗下許多廣告銷售都較前年同期便宜近70%。威廉森說:「兩家公司都正在調降廣告售價……過去市場都認為Snap很昂貴,但此情況已改變。廣告業者總是不斷尋找能讓錢花得值得的標的。」